明朝江西赣州府石城县发生了件奇事,昔日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的按察使鲁廉宪去世不久后,他的儿子鲁学曾,居然逼死了自己的未婚妻,顾佥事的千金阿秀好牛配资,还顺走了不少金银珠宝。现在已经打入大牢判了死罪,正等着死刑复核呢。
鲁学曾不顾夫人好意给他金钗钿为聘金。遇见阿秀,见其美貌,辄起淫心,强逼行奸。过了几天,又来威逼,致阿秀羞愤自缢。
告示一出顿时就炸开了锅,大家纷纷议论,外号“鲁白水“的好官鲁廉宪居然养出这么个大逆不道的儿子。有人诧异,为什么顾家倒贴钱财来让鲁学曾来娶阿秀?又有人疑惑既然马上要结婚了,鲁学曾怎么这么猴急?一时半刻都等不了吗?
还有人说,鲁老爷病逝之后,由于为官廉洁,没有什么积蓄,鲁家早已经衰败了,鲁学曾饭都吃不饱呢,干出偷未婚妻家的珠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,没想到居然如此色胆包天。
更过分的还有好事者讥笑,阿秀第一次被逼得手了都没自尽,为何第二次却自尽了?一时间风言风语传得沸沸扬扬。
展开剩余87%外面的风言风语让顾佥事恨极了鲁学曾,顾夫人也是老糊涂了,现在居然还私下拿钱给狱卒要保着鲁学曾的性命,还劝自己放过鲁学曾,问何缘故也不说,只是哭哭啼啼搞得顾佥事心烦意乱。
此时中央巡视组来江西巡查,组长陈御史是顾佥事的世侄,精明能干,特别喜欢平反冤假错案。他听说了这个案子,就随口问了下顾佥事,“据说阿秀自尽后过了很久,世伯才报案抓捕鲁学曾,关于闺阁之内如此私密之事,世伯又如何得知?”
这句话一下点中这个案子的关键点,官宦家庭里的大家闺秀自尽,在封建社会不是什么新闻,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事。一般都因爱面子而不愿伸张,况且阿秀已经下葬很久了,怎么时隔多日又突然状告鲁学曾,还搞得满城风雨。是什么原因让顾佥事不顾颜面也要让鲁学曾伏法?
顾佥事说那天他看到多年跟随的老家仆老欧,走路都要扶墙,就问老欧,谁把他打成这样?老欧特别委屈,鼻子一酸,两腿一跪就在顾佥事面叫起屈来。原来是顾夫人下令打了他三十大板好牛配资,把他打得皮开肉绽,几乎无法走路。顾夫人心善众人皆知,怎么会下此狠手?
老欧说,那天夫人让他去给鲁学曾带个话,让鲁学曾到府上来一趟,因为知道鲁家现在落败,没有钱财来娶小姐。顾老爷嫌弃鲁家破败,故意要让鲁公子尽快成婚,好让鲁公子知难而退。小姐得知后终日啼哭,不愿悔婚。顾夫人心疼女儿就特意准备了财物让鲁公子当晚去取,还让鲁公子尽快安排成婚。
老欧就来到了鲁学曾的家,鲁学曾当时并不在家,他家真是已经家穷四壁,家中只有一个做饭的老阿姨,他就告诉了老阿姨,老阿姨大喜说,鲁公子在他姑姑家借米,她现在就跑去通告。当天晚上鲁公子就来了,第二天,他才带着财物离开。可三天后鲁公子又到府上来,之后小姐就在闺房自尽了。其他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。
顾佥事正为女儿无故自尽而困惑呢,他催鲁学曾成婚也确有其事,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,又责问老欧,那为何打你?老欧哭着说,他也不清楚,不知道是不是第二次不该把鲁公子带入府中,反正就稀里糊涂地被打了一顿。
顾佥事一听恼羞成怒,好你个鲁学曾,我夫人好心送你财物来娶阿秀,你居然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,立即去找知县大人抓了鲁学曾。
知县大人一顿好打,把鲁学曾这个文弱书生打得只得招供。
陈御史听完后说,我来审审鲁学曾和老欧。御史审完两人后好牛配资,又暂停了所有公务一天。
第三天他让顾佥事到衙门来看样东西,顾佥事只见御史拿着好多的财物问他,是不是他家的东西?顾佥事一看这都是夫人的财物,那怎么到了陈御史手里了?
陈御史微微一笑,真凶知道了,冤枉了鲁学曾啊,你的家仆也是不打不行,两个不同的人都分辨不清,差点又害了一条性命。
其实案情并不复杂,只是顾佥事怒火攻心,先入为主,完全听不进鲁学曾的供词。
俗话说,事出反常必有妖。既然马上就要成亲的人何必去行奸?第二次的实际情况是阿秀见了鲁学曾一面后,回房自尽的,众目睽睽之下如何再次威逼?
鲁学曾说,他那天正在姑姑家借米,做饭阿姨跑来告诉他消息后,他非常高兴。他姑姑和他姑姑的儿子梁尚宾都在场。但自己衣衫褴褛实在无法见人,就求梁尚宾借身衣服再去。梁尚宾也大方只是说今晚太晚了,让他们在家留宿一夜再去不迟。当晚鲁学曾是没去顾家的,第二天梁尚宾很晚才回家就又耽误了一天,第三天鲁学曾才到了顾家。可老欧说两次看见的都是鲁学曾,后来陈御史发现这老欧是个高度近视眼,几乎只能看见个人影。
让男人去官宦人家的内宅这种事情,是绝不会对外大肆宣扬。如果鲁学曾说的是真的,那么知道当晚鲁学曾去顾家的男人只有一个,那就是梁尚宾。按照老欧的供词,当晚去顾家的人是拿了不少夫人的财物的。御史审完两人后,心中有了主意。
第二天他暂停公务,扮作贩卖布匹的商贩,在梁尚宾经常出入的地方贱卖。果然梁尚宾贪图便宜上当了,由于现金不够,只有把首饰之类的进行估价折算。这样夫人的财物就到了御史手中,经过顾佥事的确认,真正行奸的恶人终于落网。
梁尚宾这货的确色胆包天,起初只是想骗钱,冒充鲁学曾去顾家,骗得夫人的私房银子八十两,还有银杯二对,金首饰一十六件,差不多一百多两银子。后又见阿秀貌美后要求留宿一夜,阿秀怕声张起来,被丫鬟们听见了,坏了大事,只得屈从。
第三天,鲁学曾到了顾家,夫人和阿秀经过反复确认发现这个才是真的鲁学曾,阿秀一时间接受不了自己被骗的事实直接就自尽了。夫人悔不当初,终日啼哭,觉得是不是老欧和那个冒充的人有关系,就逼问老欧,老欧这个近视眼哪里看得清,始终说是同一个人,气的夫人打了他三十大板,这才有了开头的故事。
整个故事看下来,顾夫人的行为着实让人困惑。心疼女儿是人之常情,但假鲁公子要留宿也能同意就不理解了,更不能理解的是明知道鲁学曾是冤枉的,她却只是打点了狱卒,求丈夫放过鲁学曾而不说实情,如果不是陈御史,鲁学曾不是把牢底坐穿就是等着被杀头的命运。
顾佥事的行为也不合情理,女儿自尽这样的大事,也不查清楚,如果不是发现了老欧被打才知道了,自己女儿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,不然可就真便宜了那个梁尚宾,赔了女儿还赔钱。首先他嫌贫爱富,想方设法地逼着鲁学曾退婚才是整个故事的起因。
梁尚宾的贪和恶令人发指,古代信息传递如此滞后才会有这么奇葩的犯罪,如果不是陈御史,他是很有可能全身而退的。
鲁学曾看似主角,实际他才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符号,未婚妻死在面前不知所以,稀里糊涂地屈打成招,差点身首异处。
最可怜的是阿秀,又是一个被“从一而终”这种封建礼教,洗脑洗得无怨无悔的女子。古代的婚姻更像是契约而非爱情,为了那份契约或者说是名节,不惜自赔嫁妆,委身相托,最后发现居然是被人所骗。一个人坚守的信仰瞬间坍塌后她能做的也只有寻死了。
这是《三言》里的名篇《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,这样的故事让现代的我们来看实在有些荒谬。也许在上帝视角的我们,是无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,去理解当事人的种种行为的。但骨子里那些因果报应,善恶有报,冥冥中一切似乎早有安排,眼前的吉凶未必就是真吉凶的宿命思想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。
本文没提及的梁尚宾老婆田氏也许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。故事结局顾佥事,怀疑被梁尚宾休掉的老婆田氏是同谋,没想到田氏自己却先跑到顾夫人那里一番装神弄鬼,被顾夫人认为是阿秀还魂还被顾夫人认了干女儿。顾佥事由于误会了鲁学曾,心中有愧。出于补偿让鲁学曾入赘顾家,娶了干女儿田氏。
最后鲁学曾上演了逆风翻盘大戏,顾佥事无子,鲁学曾不但承受了他的家产还考取了功名。他和田氏又恩爱,生了两个孩子好牛配资,一个姓鲁,一个姓顾。而梁尚宾伏法后,子孙遂绝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