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郑西希天弘优配
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师, 毕业于协和医学院
公众号“西希营养学”创造者。
是一个有着一枚吃货的心和一个医生的学术控的医学女博士。
在临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关于健身、减肥、营养的问题,答案真真假假难以分辨,所以致力于通过微信的平台,用原创的图画和文字,向大众讲述实用、有趣而靠谱的营养学知识。
文章来源:西希营养学微信公众号
已授权《临床营养网》转载
说到长肌肉,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——,“蛋白质吃得越多,肌肉长得越快”,是很多健身人群的认知。但事实上,人体并不是一个“多吃多产”的机器。吃进去的蛋白质,并不会无限地转化为肌肉。超过身体所需的部分,最终会转化为能量或脂肪储存。
所以我们在健身后吨吨的蛋白粉、蛋白棒可能正在帮助我们形成“脂包肌”的圆润身材。
多吃的会变成糖原,多吃的脂肪会变成甘油三酯,那多吃的蛋白质去哪里了呢?
这一篇,就是西希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“蛋白质过量摄入”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一些相关研究中的结论。
蛋白质的消化吸收
食物中的蛋白质首先在胃中被胃酸和胃蛋白酶分解成较小的肽链,随后在小肠中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。
吸收进入血液后,这些氨基酸被运输到全身组织,用于合成肌肉、酶、激素、免疫蛋白等。但这种“合成”是有限度的——
当细胞内可用的氨基酸充足后,再多的氨基酸就不会被用于构建蛋白,而会进入其他代谢通路被燃烧掉。

图1 蛋白质在消化道被分解为氨基酸天弘优配
当蛋白质吃多时,身体怎么处理?
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形式是糖原,脂肪的储存形式是甘油三酯,而身体中没有储存多余蛋白质的机制。如果一次摄入过多,且热量过剩,身体的唯一选择是分解多余的氨基酸。
氨基酸是唯一含有氮元素的三大营养素,过多的氨是有毒的,因此肝脏会迅速将其转化为尿素(urea),随后由肾脏排出尿液。血液中尿素水平是评判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,如果体内尿素过多可能出现严重中毒,也就是尿毒症。当然,肾脏功能正常的人,尿素不会滞留在身体里,而是会通过肾脏排出,但这个过程要增加肾脏的工作量。这也是为什么: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:肾小球需要过滤和排出更多尿素和其他含氮废物。

图2 蛋白质代谢的过程
而去掉氨基后的碳骨架,则被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酸。一部分进入糖异生途径,最终变成血糖;另一部分转化为乙酰辅酶A,在能量充足时被合成为脂肪储存。换句话说——吃多的蛋白质,最终也可能变成脂肪。Doh!
多吃≠多增肌? 研究怎么说
吃更多的蛋白质能够增肌吗?关于蛋白质过量摄入的研究有一项经典的研究。
2012年发表在《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》上的蛋白质过度摄入研究中,Bray等研究者让25名健康人进行高热量膳食,并根据膳食中蛋白质比例分为低、中、高三种蛋白组,来研究热量摄入过多时,膳食中蛋白质是否对体重、身体成分有影响。
研究做了什么?
✅ 所有人的热量摄入都超标:比维持体重稳定所需的热量高1000kcal左右
✅ 膳食中蛋白质比例不同
※ 低蛋白组:蛋白质提供能量的5%
※ 正常蛋白组:15%(和我们日常生活相似)
※ 高蛋白组:25%
✅ 受试者都住在医院的代谢病房中,通过较为准确的方法测定身体成分(双能X线吸收法)、静息能量消耗(通气罩法)、和总能量消耗(双标记水法)
结果发现
❗️ 摄入更高蛋白的人体重增加更多(是的!)
❗️ 蛋白质摄入量正常15%比低蛋白质摄入能增长更多的肌肉,但摄入比15%更多含量的蛋白质没有长更多的肌肉
❗️ 虽然肌肉增长了,但增长的体重中增加的仍然主要是脂肪(脂肪增长只和热量摄入超标相关!)

图3 不同蛋白质摄入水平的体重、体脂变化
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?
摄入15%的热量来自蛋白质在普通膳食中是足够的!如果整体热量摄入不足(减肥中)或者力量训练量大可以增加膳食中蛋白质的含量。
另一项 研究中,让肌肉训练者每天摄入约 4.4 g/kg 蛋白质(几乎是推荐量的四倍!)。结果也没有进一步增加肌肉量或力量,只是让肾脏的尿素排泄量显著上升。
这些研究共同的结论是:只要蛋白质摄入达到需求(一般为1.2–2.0 g/kg体重/天),再多并不能让肌肉更多增长,只会让身体多一份代谢压力。让肌肉增长还需要配合力量训练,而多吃的蛋白质也会以体脂的形式储存起来。
※ 蛋白质对于增肌确实重要,但“足够”比“越多越好”更科学。
※ 多余的蛋白质会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或者脂肪
※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让肝脏和肾脏多更多的工作。
《临床营养网》编辑部
本站动态栏:
截止到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上午 8:00 时,本平台关注人数为:404628 名。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。
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